-
土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是全国第一家集中展示土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建筑面积892平方米。馆内集中展示了土族八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九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展示了土族先辈从辽东辗转迁徙到青藏高原的历史过程及土族人民早期的生产生活用品,突显了土族历史、民俗和文化艺术的精髓,陈列民俗文物展品近万件,展品丰富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史学研究价值。
...
http://www.hzxbsjq.com/zhoubianjingqu/tzgty/chbl/20160520150420125.html
-
土族人还根据二十四节气和本地农事的规律总结了一些农谚。如:在掌握播种时机时说“二月清明后十天,三月清明前十天”、“立夏不种高山麦”。还有“暑天翻歇地,瘦地变肥地”、“立秋不出头,拔了喂老牛”。对掌握青草的生长规律时说“羊盼清明马盼夏(立夏)”。土族人认为冬至日添岁数,一定要吃一顿油煎饼。还认为冬至日来的第一个客人如果是男的,母羊要下公羔;如果是女的,母羊要下母羔。
...
http://www.hzxbsjq.com/tuzuminsu/shengchanshenghuo/20160501163136499.html
-
土族人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饮食习惯。土族饮食既保留了土族游牧生活的传统,又有农耕生活的特点。可分为六大类。即:固日勒 伊德希(面食)、麻哈 伊德希(肉食)、乌曲固 伊德希(汤食)、恩达斯固(茶类)、穆拉 伊德希(小吃)和库日古固 伊德希(炒菜)。
...
http://www.hzxbsjq.com/tuzuminsu/tesecanyin/20160501161623390.html